在云时代,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开始使用公有云,有些公司正在从传统的IDC往云上迁,那么在云时代企业如何做等保。
对于公有云模式,在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上的区别体现在安全建设责任主体的区分。当使用购买云服务模式时,安全建设的责任主体会区分为“云服务商”和“云租户”两部分;而自行建设模式中,并没有“云服务商”的概念存在,安全建设的责任主体是用户自身。
云上做等保是基于公有云系统建设的,在选择云服务商时,选择已经通过等保三级及等保三级以上的云服务商。在包括机房供电、温湿度控制、防风防雨防雷措施等,可直接复用已经通过云服务商的测评结论。
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上是“云服务商”和“云租户”共同来承担和建设,“云服务商”确保云服务平台的安全性,“云租户”负责基于“云服务商”提供的服务构建业务应⽤系统的安全。
对于云环境下业务系统建设的责任划分如下表所示:
系统定级
信息系统运营单位按照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》,自行定级。三级以上系统定级结论需进行专家评审。
系统备案
建设整改
1.等保服务单位
提供技术方案建议书、协助整改
2.云租户
依据等级保护标准进行安全建设整改
通用等保测评流程
根据等保有关规定和标准,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建设整改
等级测评
1.等保服务单位
协助测评
监督检查(项目后)
结论:云时代企业做等保看似简单,其实在责任划分、云产品采购方面比自行建议更复杂,云产品采购缺少不合规,过多的采购云产品又造成费用的增加,甚至浪费。